铁屋中的光

近日得见友人案头摆着"开放大学"的章程文书,"网络教育"四字赫然在目。茶盏里的水汽氤氲间恍惚想起二十年前初到北平时的光景——那时西式学堂的玻璃窗亮得刺眼。

今人说起这远程授课的新鲜事物总爱引经据典:什么破除时空桎梏云云。"千里共学堂"原也是好的——只是忽地忆起绍兴老宅檐下织网的蜘蛛。

"那蛛丝看似晶莹透亮得很呢。"幼时总这般想。
待得年长些方知:能困住飞虫的物事从来不在粗细。

前日与旧同窗吃酒时听得一桩趣闻:某位做教员的先生对着荧幕讲课三月有余,"回校述职时竟忘了怎么拿粉笔"。这故事倒像是从《儒林外史》里撕下的半页残篇。

  • 晨起不必沾露水的学生
  • 课件中永不开败的电子牡丹
  • 对话框里准时绽放的微笑表情

"进步总是要付代价的。"

往昔场景今日镜像
青石板上脚步声声急光纤里数据潺潺流
先生戒尺敲打砚台响系统提示音叮咚鸣

* 某次论坛见后生议论:"视频可反复观看岂不美哉?"余默然良久——当年在三味书屋偷描绣像的快活终究是不同。


四、新学究的诞生记

偶翻古籍见"因材施教"四个篆字忽觉刺目。[1]

算法推荐说:
您或许还对以下课程感兴趣:
《五分钟掌握论语精髓》
《量子力学速成宝典》
《三天写出红楼梦》
——现代人的智慧总能在矛盾中开出奇异的花。

虚拟课堂示意图

黄昏时分路过旧书肆瞥见泛黄的线装书堆里有本《师说》,摊主正拿着手机直播:"老铁们看这个版本多稀罕!双击666..."秋风卷着梧桐叶掠过青石板路。

[1] 此段灵感源自光绪二十三年《京师大学堂章程》修订稿残页批注
版权所有 © 2024 彷徨斋主人(仿作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上一篇 论新式学堂:从传统到现代教育的变革(开放教育(电大)报名方式)
下一篇 电光火石间的学堂:从传统到现代教育的变革(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形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