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偶记

近来总听得街坊间议论纷纷,"某某学堂专接本的文凭好使","某校的考试题目容易些"。檐下闲坐的老张头吧嗒着旱烟说道:"如今这世道..."话未说完便咳起来。

学堂的围墙原是砖砌的严实实铁桶一般。"知识改变命运"六个大字用朱砂描得刺目——倒像古时衙门前的鸣冤鼓漆得鲜亮。可那门房老吴说得实在:"今年报名费又涨了三成。"

  • 东边的学堂挂着百年老校的金匾
  • 西边的学院贴着就业率九成的红榜
  • 南边的培训机构在发传单:"不过退费"

"专接本"三字如今成了香饽饽。
白日在车间抡扳手的李二娃攥着宣传册来找我:"先生给看看哪个妥当?"那册子印得花哨得很——这边是西装革履的毕业生合影仿佛戏台上的生旦净末丑摆着姿势;那边是烫金的证书样本倒比清明烧的黄表纸还亮堂几分。

"贵校名师云集...""推荐就业保障..."这些套话怕不是同一家印刷厂里刻出来的模子。

A学院B大学C机构
学制费用两年八千六"速成班"五千八
授课方式周末面授网络课程函授资料+考前突击班另收费二千八

昨日路过老城根儿,
见墙上新贴告示:
《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生简章》
墨迹未干处又被小广告盖住:
"代考包过 电话13XXXXXXXX"
那浆糊刷子倒是比私塾先生的戒尺使得勤快。
    

忽想起幼时三味书屋的老先生常说:"求学当如春起之苗"。而今夜半常闻楼上小夫妻吵架: 女声尖利:"叫你报个学费便宜的偏不听!" 男声沉闷:"这个学校的章子盖出去体面..." 楼板震得书案上的茶碗叮当作响。 窗外的月倒是清白得很。
(后记:今晨见报载某机构因虚假宣传被查处, 其校长竟是我旧日同窗, 当年国文课上最善作慷慨激昂之文的那位。) 此记于壬寅年深秋 周树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