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专科学子升本事》

深秋的夜格外寒凉,案头摆着几封青年来信。纸页泛黄处浸着油渍,想是于食堂餐桌匆匆写就。展信细读,多是些"专科院校不得开本科课程"的牢骚话,倒教我忆起二十年前绍兴府学堂里那些焦灼的面孔——那时科举初废,新学未立,多少读书人困在青砖灰瓦间彷徨无措。

"既无渡船,何不泅水?"这话说来轻巧,可眼见得多少青年在制度的高墙下撞得头破血流。那红头文件里白纸黑字写着"专业目录"四个大字,倒比孔庙里的石碑还要威严三分。

"先生有所不知,教务处老师总说我们这专科是断了翅的鸟,飞不过本科那道矮墙..."

我望着信笺上歪斜的字迹发怔——这世道原不该如此荒唐。

第一记路标倒要刻在野地里

(一)省统考者众矣

近日翻检各省招考章程见得奇景——某地竟将四十余所本科院校尽数开放给专科生投考。"允许跨专业报考"六个小字藏在文件末尾处闪烁微光,像极了老屋墙角残存的火漆印痕。

年份201920202021
录取率27.6%31.8%34.5%
*数据来源:某省教育厅内部统计报告(节选)

这般数字看着可喜,却不知背后有多少寒窗孤影熬成白发——去年冬日在图书馆见一青年将历年真题反复誊抄十遍有余,[注]其执拗之态恍若当年闰土月光下持叉刺猹的模样...

深夜苦读的青年剪影

(二)自考这条路暗藏玄机

"十五门课程需门门过关"——这般说辞总让人想起旧时乡试的三场九日苦熬。CET-4证书可抵英语二学分?︎️​​​​​​ 
前日遇见位自考毕业的老先生说起往事:"八七年冬天揣着五斤粮票进考场..."话音未落先咳出满屋子烟味来。

重要提醒:
  • 主考院校名录每年十月更新
  • "小自考"渠道存疑需谨慎
  • 毕业论文答辩须提前半年准备

有学生抱怨道:"公共课教材三年换了七个版本..."这倒让我想起咸亨酒店里赊账的短衣帮们——总是赶不上掌柜新定的规矩。

鸡鸣时分搁笔沉思:所谓升本之路终究不过是时代大戏中的折子戏码。真正的学问原不在那一纸文凭上盖了多少朱红印章啊...


本文所述路径仅供参考
二零二三年秋于沪上书斋
✎ 鲁镇后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吧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