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夜校'与'新学堂'(成人教育电大本科)
论"夜校"与"新学堂"
一
夜幕初降时分走过街市巷道常见这般景象:三三两两的工人挟着帆布包匆匆赶路彷佛要去完成甚么秘密使命他们的帆布包上往往印着某所大学的缩写字母[1]这倒使我想起二十年前在绍兴教书时见过的情形——那些白日里扛麻包的脚夫夜间竟也捧着《国文讲义》在油灯下抄写
"识字原是极平常的事"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纺织女工如是说
二
所谓电大本科者大抵是新式学堂的变种罢从前私塾先生要考校门生的八股文章如今机器里传来的声音却教人学些实用本领这让我忆起章太炎先生在东京讲学时那些挤在窗外的清国留学生只是现下的学生不必远渡重洋单凭一根网线便可在陋室中听讲这般变化倒像极了从竹简到活字印刷的跨越
年份 | 入学人数 | 职业分布 |
---|---|---|
1980 | 5万余人 | 国营厂职工为主 |
2023 | 400余万 |
三
常闻人说这类文凭终究不如正经大学我却亲眼见过更荒诞的事——某位在茶馆跑堂的后生凭着夜间苦读竟考取了会计师执照这倒使某些穿长衫的主顾暗自羞惭可见学堂的门槛未必能丈量学问的深浅正如古时科举考场外落第秀才写的诗文往往胜过金榜题名的状元郎
- 江苏某地38岁菜贩获法学学士学位
- 深圳流水线工人完成机械自动化课程
- 内蒙古牧民通过远程教育考取兽医资格
- (此处留白待读者补充)
四
有批评者谓此类教育不过是工厂流水线的延伸我倒要问:难道日间在写字楼里画图纸的与夜间在屏幕前记笔记的有甚么本质不同?当外卖箱里藏着《经济学原理》当建筑工地的安全帽下压着《土木工程概论》这世道终究是起了些微妙的变化罢
注: [1] 据2023年教育部数据,"国家开放大学"在读学员平均年龄34.5岁 [2] 本文提及案例均经艺术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暗夜里求学的诸君须知:这文凭原不是目的正如当年新青年读书不为功名而今人求知亦不必在意冷眼要紧的是在这浑噩世间守住心头那点火光毕竟知识本不分昼夜正如种子破土从不论时辰——它要生长便生长了去他娘的钢筋混凝土与996罢!
时癸卯年冬于未名书斋南窗下戏笔(仿鲁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