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墙之学:数字化教育开启新时代(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
论"无墙之学"
夜已深了,案头一盏孤灯,照见窗棂上爬着的壁虎,倒像是这铁屋子里的看客.我搁下笔,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忽而想起前日里遇着的王阿大.
"先生可晓得有个叫'电大'的物事?说是坐在屋里就能念大学哩!"那黄包车夫搓着皴裂的手掌,眼里却闪着光.
这话倒教我怔住了.这些年来见得多少青年在学堂门外徘徊,像极了绍兴城里冬日屋檐下的麻雀——瑟缩着脖颈,眼巴巴望着门缝里透出的暖光.如今竟有这般去处?
一、拆墙记
古来求学总要过三道门:一曰铜钱门,二曰朱漆门,三曰青石阶.寒门子弟站在阶下仰视,但见云纹匾额高悬,"学海无涯"四个鎏金字晃得人眼晕.前清翰林院的老先生们若是听得现世有这般学堂,怕是要将水烟袋摔在地上:
- "不焚香沐浴何以治学?"
- "无晨钟暮鼓岂称书院?"
- "隔着电线传道授业成何体统!"
可偏是这不成体统的法子,教码头扛活的张三能习会计之法,让纺织厂女工李四可修工商管理.你说奇也不奇?这学堂竟像那孙行者的毫毛,化作千万个教书先生钻进寻常百姓家.

二、夜学者说
上月往闸北去访友,途经一处弄堂灶披间.但见斑驳墙面上映着荧幕蓝光,凑近细看——原是四十许的妇人戴着老花镜对电脑屏幕抄笔记.煤炉上煨着粥锅,"咕嘟咕嘟"应和着视频里的讲课声.
某夜校学员作息表(据实记录) | ||
---|---|---|
辰时 | 码头装卸 | 搬货百箱 |
戌时 | "云课堂" | 修《管理学》二章 |
子时 | 温书习作 | 蘸酱油食冷馒头充饥 |
"这算不得苦."妇人扶了扶眼镜,"总比当年偷听私塾挨戒尺强."说罢又埋头疾书.我立在窗外良久,忽觉这狭小灶间竟比朱子讲学的白鹿洞更显庄严.
三、新学辩
自然也有遗老遗少要冷笑:"这般野路子能教出真学问?"这话倒似曾相识——民国初年剪辫子时也有人嚷嚷:"没了辫子还成什么体统!"如今看来岂不可笑?
学问本不分高低贵贱 知识何曾择时辰场所 孔夫子若生于今世 怕也要开直播讲《论语》 ——某网络打油诗
前日读报见着个新鲜词儿叫"数字鸿沟",心下暗忖:若说旧时的科举是造鸿沟的锄头,"云课堂"倒是填沟壑的推土机了.
后记:昨夜忽闻王阿大考取会计师执照,特意换了件干净长衫来报喜.望着他挺直的脊梁骨在暮色中渐行渐远...
庚子年冬月于沪上寓所灯下草就文中人物皆系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勿对号入座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