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高考

近日来街头巷尾多闻"成考"二字‚大抵如早年间科举复辟的暗流涌动罢‚教书先生们捧着章程四处游说‚倒似孔乙己分茴香豆般殷勤。"三四十岁的壮年人竟也做起学生来了!"茶馆里有人这般嗤笑‚却不知这世道原就容不得半分懈怠的。

报考条件总逃不过三个桎梏:

  • "须年满十八岁‚"
  • "初中毕业满三年者亦可‚"
  • "若持中专文凭则直如手握通关文牒。"
我忽想起闰土握钢叉刺猹的模样——这门槛是高是低?是宽是窄?于田间耕作者或许要攒半辈子气力才能翻过这道坎儿罢。

附:特殊行当者说

"医护农工之流另设门径‚倒像是阿Q画押时的圆圈——总归要给个圆场的去处"

说到银钱之事便更显世态炎凉了:

某校收费公示表(民国廿三年秋)
文科类目八十银元起不含书本杂费
工科门类一百二十银元整实验器具另计
这般数目于老爷太太们不过九牛一毛‚可祥林嫂要洗多少件衣裳才能凑得齐呢?

报名处墙上贴着红纸黑字的章程‚看热闹的挤作一团。
"先交二十块报名费!"戴着圆框眼镜的办事员敲着玻璃窗喊。
后排的老汉数着铜板往后退了半步:"待明年罢…待明年…"

细究其本质‚这成考倒像极了未庄的土谷祠——给走投无路的人留扇虚掩的门。
⚠️然则真能走出新天地么?
⚠️还是终究落得个孔乙己赊酒的下场?

页十七·甲戌年霜降抄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吧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