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报考本科之路:时令与挑战(大专学生专升本什么时候可以报名)
论专科生报考本科之事
昨夜灯下翻得报纸,忽见"专升本"三字赫然在目,心下不由得想起前日几位青年学生的问询。这些年轻面孔,常带着三分焦灼七分迷茫来问:"先生,我们这等专科学子,何时才能推开那本科的门扉?"
窗外疏星点点,檐角风铃叮当,倒教我忆起故乡私塾里的光景。那时读书人讲究的是"学而优则仕",如今这世道,竟连求学也要择时辰、辨路径,岂非怪哉?然则既活在当下,总要与这规矩周旋一二。
一、时令之说
各地衙门挂出的告示,倒像是三月里的桃树,各有各的开放时节。山东地面多在清明前后,江苏地界常选端午前月,广东口岸偏要赶在岁首。这般花样,倒比西子湖畔的时新衣裳更叫人眼花。
- 北省人士须得熬过倒春寒,待三月柳芽初发时
- 江南考生最宜备下黄梅时节的油纸伞,在四月烟雨中赶路
- 岭南后生倒要在爆竹声里捧书卷,正月未过便要打点行装
这般年复一年的轮回,倒让人疑心是否天上文曲星也分地域当值。不过衙门里那些着长衫的办事员,总爱说甚么"因地制宜"的官话。
二、报考须知
前日里见着几个后生在布告栏前指指点点,倒像在菜市口议论鲜鱼价格。仔细听来,说的尽是些要紧的话头:
- 须得备好这些年寒窗的凭据——盖着红印章的证书最是做不得假
- 将户籍簿子翻找出来晾晒,免得蠹虫啃了关键几页
- 到衙门画像处留影,切不可学时髦青年蓄须染发
其中有个戴圆框眼镜的,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三层外三层地展开,竟是抄录的历年规程。这般郑重其事,倒教人想起科举时代背着考箱进京的举子。
三、考试门道
街坊里王家的后生去年中了,酒醉后吐真言:"哪里是考场,分明是个斗兽场!"想来也是,如今的试题出得刁钻,倒比鲁镇茶馆里的谜语更难猜破。
数学题偏要套用洋人的公式,英文卷里暗藏异邦的典故,专业课上尽是些新发明的名词——这哪里是考学问,分明在考人会不会做那穿凿附会的功夫。
有个在书局做伙计的说,现时最畅销的倒不是圣贤书,而是各种"真题汇编""速成宝典",封面上都印着斗大的金字,晃得人睁不开眼。
四、劝学新说
前些时日拜访某学堂,见墙上新刷了标语:"知识改变命运"。这几个白底红字,在阴雨天里格外刺目。想起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模样,不禁哑然。
诸君当知: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然今日之世,路上满是收费的关卡。
有个老学究悄悄对我说:"你看那些夜校窗口的灯光,比当年闰土抓猹时提的灯笼还要亮三分。"这话倒是不假,只是不知这光亮能照多远。
五、临了赠言
茶楼里说书人正讲到荆轲刺秦,忽然话锋一转:
古时 | 今日 |
---|---|
投名状 | 报名表 |
八股文 | 标准答案 |
金榜题名 | 录取通知 |
满堂哄笑中,我瞧见柜台后有个小厮在偷看英文词典。这世道终究是变了,只是变得不够彻底。诸君若问我何时报考,倒不如问我这青布长衫何时换成洋装——该换时自然要换,只是莫要失了本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