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商业化与科举时代的反思(报考成人高考学费一般多少)
一
深夜伏案时总听得窗外窸窣作响
原是风卷着招生的传单在街巷游荡
"学历乃敲门砖"几个朱红大字
倒比那卖膏药的幌子还要鲜亮三分
"五千八包过!"
"分期付银钱无碍!"
街角墙垣贴满这般字句
倒像是旧时当铺的价目表
二
名目 | 市价 |
---|---|
报名费 | 百二十元起 |
课程银钱 | 八千至三万不等 |
"保过"附加费 | 另计三千有余 |
"速成班"茶水钱 | 五百至千元浮动 |
(此表所列乃江南某城近日行情)
(北地寒士尚需添置冬衣取暖费)
(南国书生另加蚊虫叮咬补贴)
*注:凡遇自称主考官远房表亲者
所收银两必多三成不止
此中道理与菜市口买活鸡一般无二
总要添些人情世故的分量
三

(某学堂账房秘藏西洋器物)
专司将青蚨化为纸屑之职
效率较之旧式算盘快三十倍有余
想那太史公修《史记》时
不过耗费竹简三百斤 灯油五十斗
而今求个专科文凭的花销
竟抵得上一部二十四史的开销了
- 宋时太学生月例钱三贯文足矣温饱求学两不误
- 前清捐监生功名亦不过百两雪花银
- 今人买个视频课程便要半月工钱打水漂
- 更遑论那些名曰指导实则勒索的勾当
这世道倒比那科举时代还要艰涩几分了!
-
2025-04-14
-
2025-04-14
-
2025-04-13
-
2025-04-13
-
论成人本科函授与业余之别:新式科举之思(成人本科函授和业余有什么区别?)
2025-04-11
某夜见挑灯苦读的青年问及学费筹措之法
答曰:"寅吃卯粮的法子总归有的"
次日便见他蹲在当铺前攥着祖传玉佩发呆
影子被斜阳拉得老长 像极了当票上的墨迹后记:
治学本应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然则当今学堂掌柜们 将知识切成碎银称斤论两地叫卖 这景象教人想起孔乙己数茴香豆的模样——究竟是谁在窃笑?又是谁在叹息? 癸卯年秋夜于未名书斋灯下戏笔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热门
推荐
随机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