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大的光

夜已深了。
街角豆腐店的老王还伏在案前抄写什么——他前日同我说要考什么"开放大学",我当是戏言。

黄包车夫老李竟也揣着课本跑街巷。"先生教我认几个字罢",他汗涔涔的手掌摊开书本时我分明看见,"国民教育"四个铅字竟在他掌纹里生了根。

科举废了百余年,"功名"却仍在市井游荡。
学堂的门槛比牌坊还高些——且看那戴玳瑁眼镜的先生们捧着茶碗踱步的模样便知。
可今日忽见茶馆跑堂的小二偷空在柜台后翻弄书本子。

"如今连灶台都能当书桌使了!"
隔壁张裁缝捻着线头冷笑。

我倒想起前日西街新开的电报局——铜丝裹着声浪穿城过巷。
这世道变得快呵!教书的先生们还在摇头晃脑念"之乎者也",外头的机器已把知识碾成碎末撒向人间。

"开放大学"四字写在布告栏里
墨迹未干就被顽童抠去一角。
穿长衫的摇头:"不过卖文凭的勾当!"
戴毡帽的咂嘴:"哪有正经人在家读书?"

  • 东头卖油条的赵大娘倒报了名——她说要学记账
  • 南巷修鞋的陈师傅也在册子上按了手印——想看懂洋机器的说明书
  • 连城隍庙前说书的瞎老刘都支棱起耳朵:"听说能听广播上课?"

"这世道怕是要颠倒过来。"

旧私塾与新教材对比插图

辛酉年某夜所见录(单位:人)
夜校生数识字率%
黄包车行27人报读
(其中女性8人)
上月31%→今月42%↑↑↑↑↑↑↑↑↑↑↑↑↑↑↑↑↓↓↓↓↓↓↓↓↓↓↓↓↓→→→→→→→→→
*数据来源:西城区民教馆统计科
*注:此处表格故意设计错乱以模拟手写稿痕迹

某日见报童举着新报纸喊:"识字班扩招!免试入学!"忽然忆起闰土当年看瓜地的眼神——那种隔着厚障壁的渴慕。

申报补遗(虚拟):

本月起施行《成人教育促进条例》,允许各公私立机构开办业余学校......据闻金陵女校拟开设家政函授课程......商务印书馆将推出系列夜校教材......


结语:
灯火渐次亮起来的时候,
那些蛰伏在账簿里的数字,
躲在算盘珠后的笔画,
正在油污的工作服上悄然发芽。

这大约便是新时代的野草——
烧不尽,
斩不绝,
终将在水泥缝里开出花来。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吧

微信扫一扫打赏

旧时求学路今朝读书声
  • "束脩六两"
  • "程门立雪"
  • "三十老明经"
  • "广播授课"
  • "函寄作业"
  • "夜间面授"
新旧求学方式对照表(作者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