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那文凭买卖的勾当

近来总听得人说"学历提升",倒仿佛成了市井间的新话头。我本无意理会这等闲事——国人的脾性我是知道的——不过是用红纸绿钞糊出一张体面的脸皮来罢了。

前日路过巷口茶肆但见三五青年围坐议论:"某某机构八千包过""某大学函授一万二",倒像是在菜市上挑拣隔夜的黄鱼。

一、明码标价的买卖

  • 官学衙门的定价:各省府学政的告示栏里都贴着价目表:文科五千八至七千二不等
  • 商贾书院的算盘:那些挂着"教育科技"牌匾的商铺更会打算盘:报名费三百八、教材费九百六、"教务服务费"按月收取
  • 考试衙门的抽成:每科三十元的报考银钱自然少不得的——这可是要经吏员们的手过一过的
"这银钱花出去总该有个响动罢?"我笑问那几位青年,"莫不是把铜板丢进了深潭里?"

二、暗地里的油水账本

名目金额范围(元)
"保过协议班"押金2000-5000
"论文指导"茶水钱800-1500/篇
"学位英语包过班"2800起价上不封顶

三、看不见的买卖账簿更厚实些!这些隐形的支出才是真正要人命的!且看那:

  1. 时间账簿:
    • 三年寒暑里少说也要耗去五百个时辰听课应卯(这还不算路上耽搁))
    • "网络课程"虽说是方便了——可机器终归是机器!
    "前日王掌柜家的二小子说'线上学习自由'",街角修鞋的老张插话道,"结果日日对着块铁皮板子瞪眼!"


"这等交易与旧时当铺有何分别?不过是换了个由头压榨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