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杂记

近来夜读时常见得楼里几处灯火通明——原是邻家青年戴着银框眼镜盯住电子屏的样貌。
这情形倒教我忆起二十年前绍兴书塾的模样:青衫学子摇头晃脑念着"之乎者也",先生戒尺敲得案桌震天响。
如今这戒尺换了模样成了鼠标指针,"子曰诗云"也化作弹幕横飞了。

"进步总该有的。"茶馆里戴金丝眼镜的先生们这般说。

专升本考试季常听得街坊议论:"张家的后生报了网课""李家的姑娘要考网络大学"。
我特意向某教学平台的伙计讨来账号瞧过——视频里的讲师穿着挺括西装在绿幕前挥斥方遒
评论区却满是"老师能跳过快进么""这题考试会不会考"的字样。
忽而想起孔乙己赊账买酒时总要强调"回字有四样写法"的神情。

虚设讲堂
图注:某网络课堂实况截影

前日偶遇旧识赵贵翁的孙子抱着平板电脑赶路。
问起才知是在地铁上补看录播课程。"祖父若在世定要说我不务正业。"青年苦笑时手机弹出课程提醒
屏幕上赫然列着《五分钟掌握高等数学》《三小时通关大学英语》。
"倒像是咸亨酒店新出的茴香豆罐头。"我这般想着终究没有说出口。

新旧学堂对照表
往昔砚台今时数位板
戒尺藤条进度条鞭策
"见贤思齐"匾额"立即报名"浮窗

虚拟课堂开遍九州时节
诸君莫忘当年三味书屋案头刻的"早"字
那刀痕深浅原是自己的手劲使然